營養素不是萬能的,沒有營養素是萬萬不能的!
“這人啊一上年紀就缺鈣,過去一天三遍地吃,麻煩!現在好了,有了XX,一片頂過去五片,高鈣片,水果味,腰不酸了,腿不疼了,一口氣上五樓,嘿,不費勁兒!一天一片,效果不錯,還實惠!”對于這段廣告詞,相信大家并不陌生。然而,營養品真的如此神奇嗎?它能代替藥物治療嗎?營養素與藥物又有什么優勢互補呢?
營養素,用于補充人體膳食攝入不足而缺乏的營養成分,以改善身體營養狀況,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主要包括水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維生素、纖維素和礦物質這七大類,日常容易被忽視的往往是維生素和礦物質,比如維生素D和鈣,大多數維生素在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極微,必須依靠從食物中攝入。所以這部分營養素的缺乏或不平衡會對機體造成許多亞健康癥狀,表現為疲乏無力、渾身酸痛、睡眠紊亂、易于感冒、記憶力下降和反應遲鈍等。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關注健康、關注營養已經成為潮流趨勢,但有些人表現出對營養素(營養品)過分的信賴與依賴,在已經需要服用藥物治療的情況下仍堅持選擇營養素,混淆藥品與營養素的概念。那么怎樣正確認識藥品與營養素的區別,不要錯把營養素當藥品,更不要錯把藥品當營養素呢。
營養素用來治本,重在修復身體受傷的組織,無副作用,有助提升免疫力,可以提升藥物的療效。藥物治療主要用來治標,重在控制疾病癥狀和調理機體,有副作用,有些藥會降低人體免疫力,也有的藥長期服用可導致人體對營養素的吸收障礙,表1列舉了可引起營養素吸收障礙的常見藥物和相應需補充的營養素。
表1.引起營養素吸收不良的常見藥物
藥物類型 |
需補充營養素 |
常見不良反應 |
機制 |
他汀類藥物 |
維生素D |
疲勞、體虛、記憶力衰退、氣短、腿抽筋 |
抑制膽固醇產生,而維生素D的合成需要適量膽固醇 |
抗生素 |
B族維生素 |
增加心臟病風險 |
殺滅有害菌的同時影響到產生B族維生素的益生菌 |
止痛藥 |
鐵、葉酸 |
胃潰瘍、胃出血、增加心臟病、抑郁癥、腹瀉、口腔潰瘍、貧血的風險 |
胃腸粘膜破壞,減少吸收 |
降糖藥 |
維生素B12 |
貧血 |
阻礙腸粘膜吸收維生素B12 |
降壓藥 |
鋅 |
傷口愈合緩慢、脫發等 |
發揮降壓時會結合一部分鋅元素 |
利尿劑 |
維生素C、鈣、葉酸 |
尿量增加 |
尿量增加帶走維生素C、鈣等營養素 |
藥物對營養素的作用包括:影響食物攝入、影響營養素吸收、影響營養素的合成和利用、影響營養素的代謝和影響營養素的排泄五大方面。營養素對藥物的作用包括:影響藥物吸收、影響藥物代謝和影響藥物排泄。因此,藥物-營養素之間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相互作用,這不僅需要醫藥工作者具備廣泛的的知識,指導人們合理搭配使用,普及使用藥物與營養素相關知識,同時也需要人們加強自身安全用藥和營養素的意識。最后,建議大家在疾病預防階段及早攝取相應營養素,維持體內營養素水平的平衡,莫等身體呈現亞健康狀態才后悔莫及。
素材來自網絡,如侵刪
- 國內首個特殊食品技術創新中... 2021-09-16
- 9月9日上午,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(特殊食品)獲批新聞發布會在無錫召開。記者從會上獲悉,該技術創新中心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批準建設...【詳細】